如何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以和的运用展开
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学生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技术创新的一门关键课程。在这种新型的课程面前,传统的教师 “满堂灌” 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新式课堂的教学节奏了。信息技术课程包括Word 文档、PPT 演示文稿的运用等。教学中很多教学方式、学习方法要有一定的改变才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把知识紧凑地结合到一节课上才是教师需要研究探讨的话题。
1 目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现状
在目前的教育阶段,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是在计算机教室让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基本操作,用常用软件例如office系列中的Word 文档、PPT 演示文档等软件来进行课上操作,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科目虽然参加中考,但是并不计入中考总成绩,所以很多学生与教师都对这一科目不够重视,认为学生只需要学习最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就好,课上的时间也没有合理利用起来,课堂上无非是教师应付了事的示范和学生观看演示后随意操作一下教师演示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不高,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是一门创新型的课程,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都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挖掘学生的潜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然而真正实施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
例如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学生对操作电脑产生不了足够的兴趣,或者是在操作的时候会产生电脑软件或硬件方面的诸多问题,这些都是干扰学生学习的因素,教师应该想出合理办法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
2 开展兴趣教学,提高学生课堂效率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是从事教育工作者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也是一条不容置疑的客观规律,其实可以通过提升学生兴趣来让学生体验到更多的成功,然后用课程上的成功引起学生更强的兴趣,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作为一名信息技术科目的教师,要想教好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就要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使教学内容新颖,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景教学,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提高,学习起来也就事半功倍了。
创设情境课堂时,教师要注意不能越过所传授的知识来吸引学生,既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也要与课堂知识相接轨,只有这样的教学模式才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如果情境课堂的知识不能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难免会引得学生厌学情绪高涨。所以恰当的教学情境是非常关键的。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所学到的Word 知识来为家人或者笔友编辑一封信,教师在格式上要求严格一些,以便检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编辑完成后以邮件形式发送到教师的邮箱里,还可以建议学生在书信的形式上创新,比如加入一些图片、符号或者俏皮话、网络段子等,这些都是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检阅学生知识储备的方式。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来为学生点评,表扬优秀作业的同时也不要忘记那些努力完成作业的学生,他们是同样优秀的,应该加以鼓励,这样,学生与教师各司其职,课堂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3 创设活跃的课堂和丰富的学习形式
什么是高效课堂呢?就是让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新知,并且是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学习经验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来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鼓励学生来做课堂的主人,教师来充当一个引路人的角色,让学生自己深入探讨教师传授的知识,这样学到的知识会比教师一步步演示后学生跟着练习领悟到的东西更多一些。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竞赛教学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编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打字速度迅速或者做出的内容更加新颖就是考核标准,学生可以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知识与同学情谊的进一步提升,这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希望看到的局面。此外,还有合作讨论教学模式的展开,对于基础软件进行操作,教师的讲解是一个方面,学生的理解和学习能力又是一个方面,以往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不了解学生,学生不理解老师传授的知识但是碍于面子又不能及时去向老师请教,师生相互讨论与交流可以有效缓解上述情况,学生与教师拉近了距离,对于学生学习知识更有益处。教师应该积极实施新的教学方式,积极进行创新与改革,改变固化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学习效率提高且全面发展。